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逾2300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链表现突出

来源:网络 时间:2022-10-31 07:43 阅读量:5209   
逾2300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链表现突出

截至10月30日20时,共有496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报。其中,2022年前三季度,2363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,占比47.64%。6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超百亿元。从行业来看,新能源汽车、光伏等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突出。

60多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0亿元。

净利润方面,Wind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过亿的公司有2325家,净利润过10亿的公司有508家,净利润过百亿的公司有63家。中国石油、中国中海油等7家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1000亿元。

净利润增幅方面,2022年前三季度1909家上市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%,前三季度915家上市公司同比增幅超过50%,538家上市公司同比增幅超过100%。

报告期内,多家行业头部公司表现亮眼。净利润超过100亿元的63家上市公司中,有50家实现同比增长。

截至目前,共有18家a股上市公司推出了2022年三季报分红预案。吉比特、润泽科技、苏泊尔、锡包股份等公司拟高比例派发现金红利。

2022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预案显示,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0元,占2022年前三季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99.45%。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于2022年4月7日晚间公布了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,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。

汽车等新能源产业链一片光明。

从行业来看,新能源汽车、光伏等产业链上市公司表现亮眼。

从新能源产业链来看,天齐锂业、赣锋锂业两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实现大幅增长。前三季度,江西锂业实现营业收入约276.12亿元,同比增长291.45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7.95亿元,同比增长498.31%。我们产品的产销量和价格都在上涨。前三季度,田丽实现营业收入约246.46亿元,同比增长536.4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9.81亿元,同比增长2916.44%。公司表示,报告期内,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平均售价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。

与此同时,动力电池、充电桩等领域的上市公司三季报均表现不俗。

整车企业方面,比亚迪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76.88亿元,同比增长84.37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.11亿元,同比增长281.13%。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增加。

从光伏产业链来看,以硅材料、晶圆为代表的上游企业,以电池、电池组件为代表的中游企业,以及下游应用环节的光伏企业都有不错的表现。

受益于多晶硅产品量价齐升,通威股份、大全能源前三季度实现大幅增长。通威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0.84亿元,同比增长118.6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.3亿元,同比增长265.54%。通威高纯晶体硅产能已达23万吨/年。因为看好硅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,通威股份规划2024-2026年高纯晶体硅年产能达到80万吨-100万吨。

许多公司的年度业绩预演。

受益于下游需求提振等因素,煤炭、有色、快递、电子、生物医药等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有所增长。

从快递行业来看,顺丰控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91.47亿元,同比增长46.58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.72亿元,同比增长148.77%。

从电子行业来看,以盛骏电子、德赛四维为代表的汽车电子公司,以北方华创、江峰电子为代表的半导体公司,以国鑫科技、力合威为代表的芯片设计公司都有亮眼表现。

受益于汽车电子行业回暖,盛骏电子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7.43亿元,同比增长4.8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31亿元,同比增长625.56%。公司表示,随着汽车行业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快速推进,以及中国市场的强劲复苏,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28亿元,同比增长约23%。其中,汽车电子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,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1亿元,同比增长约30%,毛利率稳步提升,提升至约21.3%。

前三季度,工业富联实现营业收入3610.84亿元,同比增长18.25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.96亿元,同比增长7.17%。其中,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358.24亿元,同比增长24.24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.24亿元,同比增长15.05%。

截至目前,已有12家上市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,8家公司有预告。预告中的上市公司大多属于生物医药、消费电子等行业。

产业链公司苹果Luxshare预测,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达到95.45亿元至98.99亿元,同比增长35%至40%。公司称,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和制造实力,运营水平不断提升。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精密智能制造和数字智能平台,进一步统筹消费电子、通信和汽车业务的发展布局。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热点聚焦

聚焦 六大行前三季度各项经营指标稳中
聚焦 和讯SGI公司近六成收入用于研
聚焦 经营转型纵深推进发展质效持续提
聚焦 挚文集团CEO王力因健康原因卸
聚焦 隆基绿能2022年三季报:Q3
广告